SiC再添2个车载新应用,比亚迪/奇瑞已导入

2025-10-25

据《2025年碳化硅器件与模块产业调研白皮书》,SiC功率半导体又新增了2个车载应用市场机遇,潜在市场规模超400万套。

碳化硅的第一个新增车载应用场景——水下推进器。

10月16日,奇瑞旗下的越野车纵横G700成功横渡长江,引起了高度关注。据介绍,纵横G700完成1480米长江横渡挑战,在水深15-20米、水流速度超5km/h的江面上,以7km/h的速度平稳航行22分钟。

据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介绍,纵横G700采用的不是其他车企类似轮胎划水技术,而是将电动船舶采用的水下推进器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了属于奇瑞公司的ARK方舟两栖系统。

据“行家说三代半”了解,奇瑞ARK方舟两栖系统采用了基于800V高压碳化硅的高转速推进器,水下推力可达3000N,相当于一辆满载吨位1-5吨、船长3-6米的船的动力。

除了水下推进器外,碳化硅在空悬系统的应用也开始成气候。

10月23日,意法半导体CEO让-马克·奇瑞(Jean-Marc Chery)在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释放了利好信号。他表示,相比2025年相比,明年碳化硅将是增长的一年。这是由于2026年他们的碳化硅在欧洲和中国的电动化项目(如牵引逆变器和车载充电器)方面将实现新增长。

此外,马克·奇瑞还透露,他们的碳化硅还在新能源汽车上开发了新的一样场景——获得了汽车全主动悬架的电控(逆变器)的订单。

“行家说三代半”发现,碳化硅在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趋势。例如,致瞻科技的碳化硅产品已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主动悬架。该公司创始人史经奎近日在某大会上透露,“明年下半年,某新势力要量产的车型,全部要配备这种全主动悬架,该产品目前由我们在开发。”

悬架系统的主动元件可以分为液压和机电式两类,其核心是电机控制器,由它负责驱动空气压缩机电机,现阶段主流悬架电机控制器的直流输入电压为48V,随着保时捷Panamera将400V高压电驱技术使用到悬架中,国内各个主机厂和供应商也不断推高主动悬架的输入电压。

而在800V车型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比亚迪、金脉电子、贝能等推出了800V悬架系统和电控方案,保隆科技、汇川技术、麦米电气等厂商正在推出48V/400V/800V多电压平台兼容的主动悬架产品。

在2025年3月,比亚迪旗下仰望汽车推出了仰望U7车型,该车型搭载了全球首个800V悬架系统——云辇-Z,并宣告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四电时代”——即从原有的三电架构(电池+电机+电控),升级到四电架构(电池+电机+电控+电悬架)。

由于比亚迪的云辇-Z悬架是800V,而且电磁电机功率高达50kW,为此他们采用了1200V的功率模块,而传统空气悬架功率不足3kW,相比之下,其800V悬架调节速度与精度提升数十倍。

此外,在2025年9月,上海金脉电子研发并推出800V全主动悬架控制器解决方案,而贝能近期也推出800V悬架压缩机驱动方案,该方案采用了1200V的碳化硅等器件。

在800V高压平台下,传统硅基IGBT的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会显著增加,从而会导致控制器效率低下、发热严重。这不仅浪费电能,也对紧凑的底盘布局下的散热设计构成了巨大挑战。得益于高开关速度、高效率、高耐压和小体积等优势,碳化硅正在成为800V悬架系统实现高精度、低能耗的最优选,并且在车载悬架系统的应用速度越来越快。

据统计,2025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空悬系统交付50.24万辆,同比增长54.05%,推测空悬车型的全年交付量或超过100万辆。主动悬架通常会采用4个电机,照此计算,如果全部采用主动空悬电机,其交付量要达到400万个。

以云辇-Z悬架为例,前后电桥合计配备了2个双电控管理单元,合计需要采用24颗1200V器件。现阶段,800V主动悬架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但未来市场可期。

在碳化硅半导体选择方面,现阶段,800V悬架系统出现了基于碳化硅分立器件的方案,但是未来将走向模块化。

据“行家说三代半”了解,瞻芯电子最近在展会上展示了SMPD顶部散热转模塑封碳化硅半桥模块,并表示空悬系统将会采用这类模块。宏微科技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空悬系统将采用SMPD模块。

除了悬架系统外,其他车载高压应用场景也将出现碳化硅模块化趋势。例如车载OBC和车载空调。

据瞻芯电子、方正微、宏微科技等企业介绍,OBC将采用与空悬系统类似的SMPD顶部散热半桥模块,而车载空调间采用基于DIP封装的碳化硅模块,甚至充电桩模块也出现了碳化硅方案模块化趋势。

《2025年碳化硅器件与模块产业调研白皮书》的参编单位——瞻芯电子近期就展示了基于DIP碳化硅模块的11kw空压机方案。

对于碳化硅在水下推进器、空悬系统的应用前景,以及高压车载场景的模块化趋势,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

其他人都在看:

英飞凌/博世/中车等6家SiC企业展示嵌入式模块

新增3起GaN合作,聚焦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主驱将用三电平SiC模块?吉利/长安/联电/赛米控等已发布

行家说三代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三代半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