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增长105%!国产功率器件厂商谁最挣钱?

2023-04-26

会议预告

汽车与光储充SiC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

2023年5月25日 上海世博洲际酒店

报名咨询:许若冰微信hangjiashuo666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发力,光伏、储能产业并行,功率器件需求量水涨船高。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市场,本土厂商的动向一直是行业的风向标。

近期,多家厂商已经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在过去这一年,经历了汽车供应链短缺与其他行业的涨价、去库存,国产功率器件厂商又将给出怎样的答卷?

时代电气:利润25.56亿 增长26.67%

2022年,时代电气全年实现营收180.34亿元,同比增长19.26%,实现归母净利润25.56亿元,同比增长26.67%。

财报披露显示,2022年时代电气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IGBT功率模块搭载量63.28万套,市占率12.4%,市场排名第4;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全年装机超16.7万套,国内市场排名前6,并成功研制250kW高压油冷SiC汽车电驱,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产能方面,时代电气目前建有有6英寸双极器件、8英寸IGBT和6英寸碳化硅的产业化基地。今年3月,时代电气斥资111.19亿元,在江苏宜兴建设中低压功率器件产业化(宜兴)一期项目和中低压功率器件产业化(株洲)建设项目。

斯达半导:利润8.18亿 增长105.24%

2022年,斯达半导实现营收27.05亿元,同比增长 58.53%,实现归母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05.24%。

斯达半导营收主要由功率器件产品拉动。2022年斯达半导功率器件业务实现26.8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8.14%。具体细分来看,斯达半导2022年IGBT模块持续放量,合计配套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IGBT实现收入占营业收入的82.92%,达22.25亿元,同比增长39.47%,高于前一年。

除了高度聚焦的IGBT领域,斯达半导在当前大热的SiC领域也有布局。2022年,斯达半导Si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顺利开展,采用自主芯片的车规级SiC Mosfet模块预计2023年开始在主电机控制器客户批量供货。

华润微:利润26.2亿 增长15.51%

2022年,华润微实现营收100.60亿元,同比增长8.77%,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净利润26.20亿元,同比增长15.51%。

据2022年三季报披露显示,华润微上半年第二代碳化硅(SiC)二极管1200V/650V平台已经在充电桩、光伏等领域实现批量供货上半年,华润微SiC器件整体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4倍,待交订单1000万元以上。IGBT产品也实现快速增长,预计收入目标在3.5亿元-4亿元之间。

产能方面,目前华润微拥有6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23万片/月,8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13万片/月,其中,SiC产品月产能1000片/月。

士兰微:利润10.52亿 下降30%

2022年,士兰微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82亿元,同比增长15.12%,实现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下降30.66%。

财报显示,2022年士兰微在高端市场、高端客户持续取得突破,大功率IGBT出货量增长较快,在IGBT、SiC等产品研发上取得进展。其中,自主研发的V代IGBT和FRD芯片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向客户批量供货;SiC方面,也完成了第一代平面栅SiC-MOSFET技术的开发,并封装到汽车主驱功率模块上,已向客户送样。

产能方面,士兰微多条产线齐头并进。2022年,士兰微总计产出5/6寸芯片(士兰集成)238.04万片(单月19.8万片),8寸芯片(士兰集昕)65万片(单月5.4万片),较上年同期持平。2022年Q4季度,士兰微6英寸SiC芯片生产线已初步通线,产能达到2000片/月,预计2023年底将达到6000片。

苏州固锝:利润3.74亿 增长71.8%

2022年,苏州固锝实现营业总收入32.69亿元,同比增长32.05%;净利润3.74亿元,较上年增长71.8%。

报告期内,苏州固锝形成了一个完整产业链,主要包括整流二极管芯片、硅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微型桥堆、光伏旁路模块、无引脚集成电路封装产品、小信号功率器件产品及传感器封装等,共有5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应用于汽车、航天、光伏等多个领域。

2018年,苏州固锝就成为了Tier1厂商的正式供应商,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苏州固锝在汽车领域内的业务一直稳健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众多汽车厂商的供应商。

加入IGBT/电驱大佬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888

无锡新洁能:利润4.35亿 增长4.51%

2022年,无锡新洁能实现营业收入18.11亿元,同比增长19.87% ,实现归母利润4.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1%。

产品结构细分来看,新洁能IGBT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8.23%,SGT-MOSFET与SJ-MOSFET分别实现收入6.81亿元和2.13亿元。

2022年,新洁能与比亚迪继续扩大合作规模,目前已经实现近三十款产品的大批 量供应。同时,公司对理想、蔚来、小鹏、极氪、上汽、吉利、长城、奇瑞、江淮、五菱等十余 家车企的出货规模稳步提升,且已经正式通过多家汽车客户的 VDA6.3 审核。2022 年度公司应用 于汽车电子的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700%。

扬杰科技:利润10.61亿 增长38.17%

2022年,扬杰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54.18亿元,同比增长23.22%;净利润10.61亿元,同比增长38.17%。

财报显示,2022年扬杰科在IGBT、MOSFET、小信号等产品线均实现了大幅增长,SiC产品线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于8英寸平台的Trench 1200V IGBT芯片,扬杰科技已完成了10A-200A全系列的开发工作,对应的IGBT系列模块也同步投放市场,重点布局工控、光伏逆变、新能源汽车等应用领域。

此外,扬杰科技PSBD芯片、PMBD 芯片已大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产品规格持续拓展,产量占比大幅提升。

捷捷微电:利润3.59亿 下降27.68%

2022年,捷捷微电实现营业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归母利润3.59亿元,同比下降27.68%。

财报显示,捷捷微电在报告期内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及光伏储能领域,目前已经获得国内外多家Tier1和Tier2的汽车客户认可,并形成批量供货。2021年捷捷微电成立江苏易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IGBT开发,目前产品已经小批量进入消费市场。

产能方面,捷捷微电位于南通的“高端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化项目”已经于2022年9月开始试生产,目前该项目每月出片量为2.5W片左右,一期项目达产后出片量约为5W片/月,加上二期项目总出片量约7.5W片/月,良率达95%以上。

东微半导:利润2.84亿 增长93.57%

2022年,东微半导实现营业收入11.16亿元,同比增长42.74%;归母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93.57%。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东微半导在汽车及工业级营收占比约为80%,其中高压超级结MOSFET/中低压屏蔽栅MOSFET/Tri-gate IGBT/超级硅MOSFET分别实现营收9.14/1.56/0.45/0.02亿元,SiC器件在2022年首次实现营业收入。

燕东微:利润5.32亿 下降19.75%

2022年,燕东微实现营业收入21.75亿元,同比增长 6.91%,实现归母利润5.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5%。

2022年底,燕东微登陆A股,但是作为成立35年的老牌半导体厂商,燕东微业务范围广泛,涉及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分立器件及模拟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

据悉,燕东微IPO募资40亿元,拟募投12 英寸生产线项目,产品定位高密度功率器件、显示驱动IC、电源管理IC、硅光芯片等。据招股书披露,截止2022年6月,燕东微6 英寸产能达6.5 万片/月,8 英寸产能达4.5 万片/月,6 英寸产线布局平面MOS、平面IGBT、SBD、FRD、模拟IC 等工艺平台,8 英寸产线拓展至沟槽 MOS、平面MOS、沟槽IGBT、BCD、MEMS 等新工艺平台,同时燕东微已建成月产能1000片的6英寸SiC晶圆产线。

整体来看,10家企业当中,营收过百亿的只有时代电气和华润微,并且两者相差近80亿;从利润方面来看,华润微、时代电气、扬杰科技排名前三,其中华润微和时代电气利润超过20亿元,扬杰科技虽然营收落后士兰微,但是净利润实现反超,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类似的企业还包括斯达半导、捷捷微电、新洁能,都是属于营收靠后但是净利反超的企业。

从产品角度看,2022年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呈现两极分化,以MOSFET、IGBT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增速较快,而以二极管为主要产品的企业收入增长趋缓。

此外,由于安世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等企业尚未披露2022年全年业绩数据,因此暂未列入。

其他人都在看:

募资14亿!东风再新增15万套电驱产能

20亿,363亿!比亚迪、大众建厂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