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安:获得数亿新订单;车规SiC正式“上车”
2022-01-26
2021年,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迎来了“高光时刻”,2022年,产业如何更好地“乘风破浪”?
除旧迎新之际,“三代半风向”特别邀请了一批SiC、GaN产业专家,一同回顾2021、展望2022,希望通过一系列专访报道,为产业打开新视野,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
本期专访嘉宾:张真榕,湖南三安半导体市场销售负责人
三代半风向:您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以及它对碳化硅产业的影响?
张真榕:在化石燃料资源和环境问题面前,各国都发布了“双碳”计划。欧盟各国决定在2040-2060年间彻底禁止燃油车,拜登政府也计划拿出超过600亿美元用于推动家用车和公交车的电动化,日本则是通过提高行业燃油经济性标准以促进新能源车普及。
加入碳化硅大佬群,请加VX:hangjiashuo666
碳化硅功率器件以其出色的能源转换效率,在充电桩、车载充电器、逆变器等新能源汽车高压充放电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由特斯拉掀起的碳化硅“上车”的行业革命中,国内外新能源车企纷纷响应,可谓新能源汽车的“碳化硅元年”。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有望在2026年突破10亿美元的大关。
作为中国首条、世界第三条碳化硅全产业链整合研发与制造平台——湖南三安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片高速发展的市场。
三代半风向:2021年,贵公司在碳化硅方面有哪些大事件?
张真榕:三安光电在碳化硅领域已布局多年,2021年我们加快了产业化步伐。
2021年6月,历时仅一年就完成建设并顺利点亮投产的“湖南三安”一期项目,在半年后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从“碳化硅晶体生长“到”器件封测“的量产线全线贯通,并于11月量产下线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全系列产品。
在市场开拓方面,我们的全产业链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关键客户的认可和重视。2021年三安导入碳化硅功率器件客户549家,覆盖服务器电源、通信电源、光伏逆变器、家电、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的充电桩电源和车载充电机等各细分应用市场标杆客户,量产交付产品66款。截止目前,我们碳化硅产品已经获得数亿元新增订单,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PFC电源等。
三代半风向:能否分享一下三安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进展?
张真榕:新年开门红,车规级器件接连收获汽车行业客户订单。三安650V 20A“车规级”碳化硅二极管在前期与汽车行业客户的送样和测试过程中,均取得优异的可靠性和产品性能表现,获得客户广泛认可。
新年伊始,捷报频传。截止目前已收获来自车载充电器(OBC)领域头部企业和中国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主机厂订单,标志着三安车规级功率器件正式“上车”。
三代半风向:您对2022年车规级碳化硅产业有哪些预测?
张真榕:随着汽车平台高压化趋势愈演愈烈,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对6英寸碳化硅晶圆需求将超过200万片,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主驱逆变器、车载充电器、电源模块将成为主要驱动力,在2025年有望占据62%的碳化硅应用市场份额。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整体发展成熟度不足,在衬底材料生产效率、芯片性能效率、封装水准和良率等重要方面都存在着诸多挑战。尚待健全的产业链可能导致“缺芯”潮在车用功率器件领域重演。
三代半风向:贵公司的碳化硅有哪些优势?接下来有哪些规划?
张真榕:三安坚持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实现产能、成本及质量验证的全方位管控,加速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器件在细分行业客户的产品应用,推动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湖南三安部署的6寸碳化硅晶体产线,生产的晶体厚度可对标国际水平,同质外延具备自主研发专利;2021年正式发布了纯自研1200V碳化硅MOSFET平台和器件;1200V和650V碳化硅二极管获得AEC-Q车规级可靠性认证。
全球碳化硅公司大举扩产,迎接需求大时代,部分新能源车企担心全球碳化硅产能扩张低于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已提前布局上下游企业的强化合作,及供需订单战略协议。“三安有信心将全产业链整合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给客户提供高质量准时交付的保障”,张真榕最后补充道。
“2022展望”专题将陆续推出,将有更多第三代半导体领袖企业和行业专家分享他们的独特思考,敬请关注!
其他人都在看:
烁科晶体:市占率50%,计划2023年上市
6寸线大放异彩!泰科天润领先一步
森美协尔:第三代半导体面临可靠性测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