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首批8英寸SiC即将交付
2025-02-15
2月13日,英飞凌官网宣布,他们在8英寸SiC技术路线上取得重要进展,首批基于8英寸SiC晶圆的器件产品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客户。
据悉,这些产品在英飞凌位于奥地利菲拉赫(Villach)的工厂生产,主要面向高压应用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铁路和电动汽车等。此外,其位于马来西亚居林(Kulim)的制造基地从6英寸晶圆向更大尺寸、更高效率的8英寸晶圆的过渡也按计划顺利进行,新建的Module 3工厂将根据市场需求启动大规模生产。
这两座工厂通过“虚拟协同工厂”的模式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英飞凌在SiC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我们接下来共同回顾一下这两座工厂的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1. 奥地利菲拉赫工厂:该工厂是英飞凌的宽禁带(WBG)技术研发中心,专注于SiC和GaN技术的研发与测试。
2018年:英飞凌收购SILTECTRA GmbH,获得Cold Split技术,显著提升了SiC晶锭切割效率,减少了材料损耗。
2020年:菲拉赫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SiC功率器件,成为英飞凌宽禁带技术的重要生产基地。
2022年:英飞凌宣布将菲拉赫工厂的SiC技术同步到马来西亚居林工厂,形成“One WBG”虚拟协同工厂模式,实现技术共享和规模化生产。
2024年:持续推进硅晶圆工厂进行改造,计划将6英寸和8英寸的硅晶圆生产线转变为碳化硅和氮化镓器件的生产线。
2. 马来西亚居林工厂:该工厂是英飞凌全球最大的SiC生产基地,专注于8英寸SiC晶圆的大规模生产。
2022年2月:英飞凌宣布投资20亿欧元,在居林建造第三厂区,用于生产SiC和GaN功率半导体。
2023年8月:英飞凌追加投资50亿欧元,扩建居林工厂,计划将其打造为全球最大的8英寸SiC晶圆厂。
2024年6月:居林工厂第一阶段建设完成,预计2024年底开始SiC生产。
2024年8月:居林工厂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初期以6英寸晶圆为主,计划2027年全面转向8英寸晶圆。
2025年:居林工厂预计开始大规模量产,目标年收入达到20亿欧元(约152亿人民币)。
加入碳化硅大佬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999
英飞凌首席运营官Rutger Wijburg博士表示:“我们的SiC生产计划正在按计划推进,首批产品交付客户让我们感到自豪。通过分阶段提升菲拉赫和居林的SiC产能,我们正在提高成本效率并持续确保产品质量。同时,我们也在确保制造能力能够满足市场对SiC功率半导体的需求。”
2月4日,英飞凌公布了 2025 财年第一季度(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业绩。据了解,该季度英飞凌的营收为 34.24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58.85亿),同比下滑8%,净利润为2.4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6亿),环比扭亏为盈,同比下降58%。
英飞凌目标在2030年,通过居林和菲拉赫工厂的协同,实现SiC年营收70亿欧元,并占据全球30%的SiC市场份额。
据此来看,英飞凌正在全力冲刺8英寸碳化硅,8英寸SiC器件的交付也标志着其在SiC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与此同时,国内外投建8英寸碳化硅产线的速度也正在加快,Wolfspeed、湖南三安、芯联集成、士兰微、天岳先进、烁科晶体等头部厂商已经宣布投产或即将投产,行业将进入6、8英寸切换的过渡周期。
值此关键时刻,聚焦8英寸碳化硅量产技术,围绕新能源汽车等主流应用市场,“行家说三代半”将举办“2025年车规级8英寸SiC量产技术及汽车&数字能源应用大会”,通过打造3场专题论坛和1场专场展览,为碳化硅产业链提供一个深度对话与分享的平台。
本届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上海举办,将邀请8英寸SiC头部厂商、下游终端应用厂家等产业链核心玩家,共同探讨碳化硅在新能源时代的发展脉络,大会现已开放报名渠道,因会议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欢迎各位行家扫码报名参会,期待与你在上海相会!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其他人都在看:
募资建8吋SiC项目!天岳又有大动作
瑞能半导体:SiC长期需求强劲,将聚焦8英寸量产与EV等三大市场
合计40万片!同光、烁科SiC项目启动/投产
行家说三代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