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在《UV LED产业发展白皮书》之UVC应用案例大探讨(一)和典型案例大探讨2!行家解读UVC消费类应用产品中对UVC LED用于医护人员防护服消毒和UVC LED半功能性口罩、UV LED「除菌棒」/「手电筒」和UVC LED口罩消毒盒应用案例进行了大探讨。今天,我们接着来剖析UVC LED车辆内部空间杀菌消毒的应用案例。看看这些应用案例有哪些优缺点?实现的技术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UV LED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们又有哪些独特的见解?
案例五:UVC“杀毒”汽车空调及车规级深紫外线杀菌盒(点击了解详情)
案例简介:搭载深紫外线光学杀毒系统的汽车空调,“消灭” 空调过滤器中的细菌及病毒。不产生臭氧,并采用车用空调内置暗箱式布局,光学杀毒系统在运行时不会对车内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杀菌盒则是为了保证车内几乎所有空间在紫外线照射区域内,实现内饰表面灭菌杀毒。不过需要重视的是,杀菌盒需要在座舱无人的情况下使用,避免UVC对人体造成伤害。
行家点评
国星光电
案例优点:UVC直接照射空调过滤器,从而杀死其中的细菌及病毒,不产生臭氧,并采用车用空调内置暗箱式布局,光学杀毒系统在运行时不会对车内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而杀菌盒主要照射汽车内部的实现内饰表面灭菌杀毒,也是直接杀菌不产生臭氧。
案例弊端:UVC直接照射空调过滤器,由于过滤器不能全部过滤细菌,必然有一部分细菌来不及杀灭而碎空气吹到车内。杀菌盒本身是表面杀菌的盒子,而车内环境复杂,很多地方实际照射不到,不能产生很好的杀菌作用;而且车内塑料件多,长时间照射加速塑料件老化。
实现难点:如何很好的实现车内的杀菌,保护人体健康。
解决方案:采用光触媒杀菌,利用车内空调进行循环,在出风口加装光触媒杀菌模块,采用UV LED照射光触媒,风经过的时候自动杀菌,整个过程不会有紫外线照射到人体和车内结构,安全可靠。
行家点评
华引芯
案例优点:汽车内置消毒净化一体化,无须额外配置消杀产品。
案例弊端:采用车内空调内置暗箱式布局,消杀时间与效果无法确保,并且冷、热空调开启下的消杀时间如何确认,UVC器件在工作时需要非常好的散热条件,如果器件会经过送风口,开热空调时会极大地影响器件的寿命和效果。另外,这种内置暗箱式布局需要走汽车前装,就是汽车出厂前由汽车厂安装好,已经有车的无法自己加装。总之,空间内置暗箱式消毒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实现难点:车内空调暗箱式布局消杀时间与效果无法准确确认。
解决方案:多功能消毒净化器,高效、安全、便捷可24小时长效工作,灭活空气有害微生物,不断循环净化空气,可做到人机共存。并且体积小,USB供电,车载充电器即可供电,内置风扇,加速空气流动,提高消毒效率。
行家点评
晶科电子
解决方案:对空调出风口安装紫外线过滤模组,应用UVA及UVC的产品,UVA主要起一个感观作用,UVC对整个车箱空气进行杀毒。
案例六:紫外投入车辆消毒使用(点击了解详情)
案例简介:官方发布消息称,是结合LED紫外线杀菌消毒技术,配合智能操控系统,实现了净化及紫外线消毒车间技术改造,切实提升车辆消毒质量,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消毒效率,缩短作业时间,同时还兼顾了安全和环保等特性,改造后的消毒车间还同步配备了210根紫外线消毒灯管,不仅可以实现车厢内部消毒,还可满足全车360度杀菌消毒,而且随着紫外线灯管技术的不断提升,其相应的杀菌消毒功能还将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注:该光源究竟是汞灯还是LED,波长多少,未经证实)
行家点评
领德优威
案例优点:杀菌效果好。将物品放入车间可快速高效杀菌。
案例弊端:UV光具有使有机物老化黄变的功效,车间周围辐射较大,对人体造成伤害。被照射物体温度会升高。
实现难点:灯管太多,功耗很大,安装不便。
行家点评
华引芯
案例优点:产品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等特点;
案例弊端:仅与传统手工喷洒相比,杀菌消毒时间大幅缩短,其每根灯管功率、波长没明确说明。在配有LED灯管的消杀空间内,根据面积、时间、灯管之间的距离、辐射到车身里外的有效波长等,都有待技术上的有效确认。
实现难点:公交车是具有乘客流动性,无法确保乘车人员属于正常健康状态,若带有症状的乘客上车后,接触车内手扶等工具,依旧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1. 在车内配置一名副乘务员,在乘客上车前测量体温,并提示扫码登记乘车人员信息。
2. 技术上,在车门口安装红外感应装置,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值时,会有报警提示。
好了,今天的《UV LED产业发展白皮书》之UV LED应用案例大探讨就先达到这里了,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