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Display
让产业信息创造价值
关注公众号
扎哈遗作:一个不可能建成的建筑,却要建成了~
微设计 | 2017-08-05

一个不可能建成的建筑的建成过程

KD,Holt,流风

行家说

经常逛pintrest的你想必肯定看过这张效果图

无论有意无意,你肯定被它震撼过

行家说

行家说

这就是

The Morpheus Hotel

沐梵世酒店

即便知道是zaha的作品

我也从没想过

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建成的建筑

竟然就快建成了!

官方网页上竟然已经挂上了2018年开放

行家说

简直是奢侈酒店的新纪元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建筑吧

起因是我在McNeel Wiki上看到了这篇文章

行家说

来自于一次网络研讨会,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从设计到建造过程,非常震撼,尤其是我最近还在和设计院结构师争执可不可以加斜柱,这让我觉得我生活的不是一个次元。

还有什么比看着这样一个不可能建成的建筑建成更加令人振奋的呢?更何况,这还是个Rhino和GH做的建筑设计和幕墙深化?

顺带一提,Morpheus是掌管睡眠和做梦的神,给酒店起这么个名字恰到好处,也显得逼格满满。

行家说

Morpheus and Iris, by Pierre-Narcisse Guérin, 1811 Hermitage Museum

我觉得我应该打个码

—————————————————

A Grand Introduction to Morpheus

—————————————————

我们先来看一段酒店介绍动画

感受一下这个梦幻的顶级酒店

——————————————

The Creation of Morpheus

——————————————

下面这个视频简短的介绍了沐梵世酒店的建造过程

看到圆形钢管是这么着加工弯曲的还是很有喜感的

行家说

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吃的米筒了,再加上那震天响~

啊,我们的童年~~

行家说

话说这玩意在你们那叫什么?

————————————————————————

The Morpheus Hotel: From Design to Production

————————————————————————

接下来的才是正文部分,长达2h22的视频,还是无字幕全英文的,

我相信不会有几个人看的下来,就好像当年我传的那个黑匣子导的视频,视频我先传好了放在这里,有兴趣的看一下,

我再帮各位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因为我觉得一个建筑的建造过程比天花乱坠的捏形玩概念有趣得多,也实际得多~也为各位流量党省省流量~

演讲人总共有六人,都是各领域顶尖的人才,分别来自Zaha Hadid事务所和Front Inc

Viviana Muscettola

沐梵世酒店项目负责人

从项目设计之处一直建成全程负责

行家说

Michele Salvi

沐梵世酒店立面项目建筑师,参与设计了酒店的自由形态的三角形玻璃幕墙部分的优化,外立面骨架,双曲铝板等

行家说

Miron mutyna

参数化设计的专家,为这个设计以及复杂立面的合理化甚至研发了新的技术,和上面的Salvi都是参数化的神级人物。

行家说

下面的都是Front的幕墙设计顾问

Ramon van der Hejiden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建筑数据管理的专家,GH插件Elefront的作者

行家说

Alan Tai,GH插件Elefront的合作开发者,

行家说

是的就是下面这货,可以让你将gh模型带信息的bake出去,所谓的建筑信息模型就是带信息的模型,换句话说这个插件直接把rhino变成BIM软件了

行家说

Evan Levelle

行家说

整个项目涉及全球范围的团队合作,美国的Rhinoceros,英国的Zaha Hadid Architects,中国的Front

行家说

沐梵世酒店的基本信息,标准的顶级酒店配置

行家说

全世界首个由自由形态的钢结构外骨架支撑的高层建筑

从涉及到最终结构,立面,幕墙的建造全程使用三维设计

行家说

项目在建照片,乍一看的话完成度应该比大陆内的南京青奥中心和广州歌剧院好多了

行家说

设计方法,

典型的参数化辅助设计流程,

首先是项目的约束,结构,建造,

造假,时间,维护管理费用,

对此,设计方设定各种规则,参数,

并且在局部区域进行测试,

最终设计过程中,

再对设计惊醒合理化设计,

利用参数化设计工具得到最终的结果

行家说

工作流程方法,

扎哈事务所设计外结构总体布置设计,

外骨骼结构包裹幕墙设计和优化,

然后BURO HAPPOLD进行钢结构尺寸设计和合理化设计,

最终Front进行外骨骼结构包裹幕墙系统的设计

行家说

梦幻般的场地趣味,

澳门核心地带,场地上已经建成四栋楼了,

留给项目的地就那么大点,

好像也就一千五左右

行家说

项目概念,还用说么,

妥妥的Tspline,恨你Autodesk,

收购了Tspline

我们大Rhinoceros怎么办~~~~(>_<)~~~~

行家说

几何合理性优化,

其实这就是个双塔结构,

中间混接的两部分各包裹住一层可以直接连通双塔,

并且这个建筑还是前后对称的,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前后的构建都是一样的,

造型又不受影响,

核心筒的位置一开始是斜的,

后来相比经过各种拖鞋设置成了对称的双塔,

毕竟人视角度根本看不到,

有图则是最终得到的Tspline转化成的nurbs曲面。

行家说

功能分布,顶层是泳池和别墅

中间是酒店,底部是公共区

行家说

整体建筑的结构大由外骨骼钢结构,楼板,

钢结构包裹幕墙,玻璃幕墙,柱子组成,

外立面的钢结构骨架既是外立面又是结构,

典型的钢混结构。

行家说

建筑剖面局部

行家说

核心筒,

从右边看到骑士对于客房来说还是非常规整的,

这一点对于酒店来说非常重要,

毕竟涉及到室内设计时候的标准化问题

行家说

客房层,起码这个设计在功能上做的很好,

不像香港理工大学的那个 赛马会创新楼,

学生们想在里面搞个作品展都不好找地儿,

教师都是三角形的牺牲的很多。

行家说

连接桥部分设置餐厅,

毕竟这特么太震撼了

行家说

行家说

顶层设置泳池,

我想没有比这更奢华的泳池体验了

行家说

建筑设计层面需要解决的,

钢结构外骨架由平面,单曲,双曲三部分组成

行家说

行家说

行家说

行家说

行家说

平整的钢结构部分,你可以看到所有节点都被手工对齐到各层楼板边缘的梁上,和整体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所以立面钢结构的疏密就可以看出是不同的功能区,毕竟层高不一样。

行家说

行家说

最终基于参照曲面,通过参数化工具,

当然啦,

咱们的Grasshopper生成了最后的拓扑网格,

看起来应该是有很多的手工活了。

行家说

自由造型部分的钢结构全部得单曲化,平板化,

所以你看懂这个部分全都是三角面的玻璃

行家说

行家说

最终选择的是钢结构是规则的,

双曲线选择圆管,单曲选择方管,

这样建造起来比较方便

行家说

原始的建筑体量,

可以看到中键部分是tspline拉的,

其余都是规则的倒角面

行家说

经过复制的计算建模得到骨架和包裹骨架的幕墙两部分的面,

一个给结构,一个给幕墙公司

行家说

从拓扑网格得到最终的模型,

事实上GH运用网格在幕墙设计上已经有很多应用了

行家说

不过也因为如此,模型量非常大,

每次Bake就要五个小时,

哎呦卧槽,五个小时啊!

Rhinoceros确实要学学人家catia对这方面进行优化了。

不过什么电脑这么好,

bake五小时不崩溃?

行家说

行家说

之后就是幕墙公司的事情了,

让我意外的是,

我一开始以为这个模型是catia做的,

没想到都是Rhinoceros当中深化完成的,

Rhinoceros再一次震撼了我们,

虽然幕墙设计不是我们的事儿了,

姑且还是看一看吧~

行家说

行家说

传统的BIM模型(说的就是你,revit)

很显然搞不定这个级别的模型了,

catia可以但是他们没用·····不知道为啥

行家说

所以这里就用上了gh,gh很强,但是模型太特么大了

行家说

所以如何缩减模型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他们···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来做···

一个一个做····心疼幕墙公司····

行家说

于是他们就在Rhinoceros当中借助他们自己开发的插件elephant来实现Rhinoceros的BIM化,这个事儿其实国内的SEG也可以做,对模型储存信息,而SEG也是江河这个幕墙公司开发的,这个对于幕墙设计他们还是非常重要

行家说

行家说

同时,

你还可以在Rhinoceros当中就结合插件进行力学计算,

看看人家,多先进

行家说

模型啥样,建成就是啥样,

3522个Rhinoceros模型,4

62个gh文件来定义,简直了····

行家说

最终,使用铝板加工生产,

真的要很佩服生产工人,

很多真的就是手工活

行家说

看看这个电池量,就问你怕不怕

行家说

行家说

—————————

KD的建模教程

—————————

怎么样,是不是很震撼,真希望哪天哈尔滨歌剧院这样的建筑也能开个这样的讨论会,而不是让我们去一些杂志上去东拼西凑的看,那么现在,既然这个是个Rhinoceros和Grasshopper搞定的建筑,我们就是在没理由不搞点事情了。不然咱们“犀流”这个名字就白叫了,然而其实这个基本形其实很简单,难得是幕墙设计深化,各位在上面的梳理中已经看到了,在幕墙公司介入之前,我们建筑师也是要做很多工作的,不是一句甩给幕墙公司就可以的了。

先说最简单的基本形吧,

我们先看一下概念图,

是的就是这张。

行家说

如果你没学过tspline的话你一定觉得很难,不是rhino手工可以做的,但其实用tspline就非常简单,这让我又想起来王大川书里的一句话,你觉得别人厉害,仅仅是你的知识体系不对称而已,这里就姑且假定看到教程的各位都有Tspline基础了

ok,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画一个Box先,准确的说是52*99*160的一个box,用tspline画,如果你什么参数不改的话,出来就是个圆滑的,额,香皂?

行家说

增加xyz的段数,让控制线更多

行家说

行家说

然后选中前后的同一个面,

来个brige,你就可以得到第一个形了,

多简单

行家说

看着边线是圆滑的不爽的话,

直接加个crease

行家说

其实方法就这么简单,

剩下的就是调形了,

Tspline都是这种手工活,

基本就是互相桥接然后微调局部,

添加一些细节线即可得到最终的形体:

行家说

其实就是不停桥接,

形体有差别不过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行家说

然而很明显这么搞形体

太复杂给双塔留的空间也太小了,

所以,改!

最终就是这么个形,

很明显收敛了很多,

有种刘亦菲变凤姐的感觉

行家说

首先绘制一半的线,

确保首尾的两个点都在x轴上

行家说

镜像得到另一半,

组合一下,并复制到另一个面

行家说

然后按住Alt缩放两边进行桥接

行家说

根据我们将要进行的桥接来布置和删除结构线

行家说

对形式进行微调之后就可以开始选择面进行混接了

行家说

行家说

记得去除掉上下的两条锐边

行家说

转化成nurbs面之后提取边缘修剪掉box对应部分即可

行家说

行家说

凌晨五点写完的帖子,

实在没心情捏形了,

大家将就着看吧~

方法都是一样的~

所以可以看到其实形体的话很简单,

难得是后面GH的深化部分,

篇幅所限,

再加上最近实在太忙就先写到这里~~

等日后有时间再来填这个gh的坑,

当然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先自己尝试下~~

在此感谢扎婶,

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惊世之作

你永远活在我心中的

行家说

微设计 | 中国第一设计微刊

注:本文转自犀流蒯报,(ID:RhinoBimAchi)十分感谢作者的悉心编写。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今日热榜